文章目錄胃下垂手術後遺癥1、胃下垂手術後遺癥 1.1、腸梗阻:術後發生的腸梗阻較復雜,包括功能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。其中發生於術後10天左右的多為功能性腸梗阻,但也不絕對。 1.2、胃出血:術後胃出血多為吻合口出血,其原因常為縫合胃壁時未能完全縫閉血管,特別是在全層縫合過淺或不嚴密的情況下,有時胃壁血管向黏膜內出血不宜發現。近年來某些質量稍差的吻合器在手術時己閉合或吻合胃壁,但仍可發生延遲性出血。 2、胃下垂帶來哪些危害 2.1、惡心嘔吐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,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。這是因為1次進入較大量食物,加重瞭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,隨之出現惡心、嘔吐。 2.2、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,其主要原因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,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,而致通過緩慢。 2.3、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。常於餐後發生,與食量有關。進食量愈大,其疼痛時間愈長,且疼痛亦較重。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,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。 3、胃下垂有什麼癥狀 3.1、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。常於餐後發生,與食量有關。進食量大,其疼痛時間長,且疼痛亦較重。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,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。腹脹及上腹不適,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、沉重感、壓迫感。 3.2、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,其主要原因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,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,而致通過緩慢。 3.3、神經精神癥狀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癥狀長期折磨病人,使其精神負擔過重,因而產生失眠、頭痛、頭昏、遲鈍、憂鬱等神經精神癥狀。還可有低血壓、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。 生活中如何預防胃下垂1、少食多餐 由於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,過多的食物入胃,必然會滯留於胃內引起消化不良。所以,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,但次數可以增加,每日4—6餐為合適。 2、食物細軟 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、清淡、易消化。主食應以軟飯為佳,如面條要煮透煮軟;副食要剁碎炒熟,少吃生冷蔬菜。但應註意的是,魚肉不可過熟,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,對胃的負擔最小。 3、營養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,加之消化吸收不好,容易產生機體營養失衡,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。因此,患者要註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均衡,糖、脂肪、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。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。 胃下垂的食療秘方1、肉餡餛飩:取嫩肥羊肉和黃母雞肉各200克,斬為泥,加入生薑末15克,食鹽、黃酒各適量攪勻為餡,取面粉適量按常法包為餛飩,每晨空腹服。內熱盛者禁用。 2、核桃燉蠶腎:取核桃仁100-150克和略炒過的蠶腎50克,共置碗內,入屜,隔水燉熟服。健胃收斂有良效。 3、兔肉燉山藥:取兔肉100克,洗凈,切塊,入碗內,酌加食鹽、黃酒、薑末,再加入山藥粉30克,入屜後隔水燉熟即成。適用於胃下垂內熱盛者。 4、甘薯煮番茄:取紅色甘薯200克洗凈切片,入屜蒸熟後裝盤,另取一鍋,放入少許清水燒沸,後加入白糖和番茄醬各適量。再沸後澆在甘薯片上即成。分頓服食。適於胃下垂體虛乏力者。胃酸多者不宜。 |